查看原文
国际

俄乌战争,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

小西cicero 林中的维吉尔 2024-05-03

新启程之前,聊聊我对俄乌战争的新预判。

各位好,这是我在济南家中写的最后一篇稿子,明天一大清早,我就要启程去上海,陪我的工作室去打磨自己的付费产品“小西漫谈”了。

五一期间高铁票很紧张,票只能买在凌晨,所以今天也写不了长稿子。

关于这个产品的推介,我已经在《我的新产品》中为大家介绍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过去看一下。

老实说,对去上海这个决定,我内心其实蛮有抵触情绪的,毕竟已经在济南安了家,居住环境等条件都相对舒适很多。而到了上海,别的先不说,租下的那个房子只有二十平米,一张单人床之外只有一张写字桌,条件确实艰苦了一点。

前几天跟一位长期赞助我的读者聊天,他直言不讳的批评我去上海创业的这个决定。他说小西你既然大号都写不了了,要重新开始创业,为什么不干脆走远一点,趁着还年轻,到海外读读书、甚至生活一段时间、增长一点见识,对未来的人生都将大有裨益。

我很感谢这位读者的直言劝诫、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他说的那个感觉,就像我昨天批评韩寒电影的那个随笔《韩寒这片子,拍的过于“韭菜”了》一样,看不得别人的“伪努力”。

但,怎么说呢?每个人毕竟都有每个人自己的难处。昨天我一个讨论《我妻之死》事件的评论,其观点我很不赞成,但作者最后的一个总结,我觉得还是蛮对的。

他说,《我妻之死》事件,其实反映了“伪中产”移民海外的一种困境,其实在中国,最适合琢磨移民海外这事儿的是两类人:

一种就是真的一无所有,做好了到海外去走线、刷盘子、干苦活、累活为下一代积累翻身资本的底层人士。另一种就是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就是为了得到海外的水和空气,怎么谋生、住在哪里、挣多少钱他完全都可以不在乎的真正富裕阶层。

而对于有一点积蓄,已经在国内的从事惯了白领工作,但又花不起大钱,到海外几年内必须尽快想办法谋生的“伪中产”来说,移民之路反而是比较艰辛的。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将自己的事业清零,重新开始。

我在想,我自己可能就掉到了这个“中等收入陷阱”当中,我还没结婚,未必会有下一代,为了儿女再苦再累也要在海外咬牙坚持这一条我挨不上,而又远没有达成什么财务自由。

甚至相比于其他的“伪中产”,我还有另外一个难处:我放不下自己的写作,我觉得我自己这几年的努力,刚刚证明了写文章这项工作是对我自己也对这个社会有价值的一种工作。这个时候你让我去海外,放下笔,从事一些其他工作以谋生,我不是不愿意干,我是会为自己感到可惜,觉得自己浪费了人生与才能。

所以我的人生,似乎确实过到了一个“中途半段”的位置上,想要向前努力,每一条前途上却都阻碍重重,想要躺平放下,却又有无尽的不甘与不舍。

从这个意义上,我似乎要修正我对《飞驰人生2》这部电影的观感,昨天我批评这部电影“韭菜味儿”太浓。但静下来想想,可能这种厌恶恰恰是因为从中看到了自身的影子吧。

人生有的时候是充满无奈的,有的时候,即便明知自己所奔驰的赛道上充满了太多不公与不测,你还是不得不在这条赛道上奔驰……因为你的条件,让你没得选。张弛不是林臻东,他怎会不知道WRC比什么巴音克鲁姆强多了?

可是他没得选。

同样的,我们这些中途半端的人,也未必有的选。


提到“中途半段”的事情,我莫名的想起最近很久没写的俄乌战争。

这两天,俄罗斯应该是想趁着援乌拨款已经通过,但尚未就位和起效时刻加紧进攻,扩大一些战果,以便向不久后即将举行的总统就职典礼“献礼”。前两天听说又打下了一个名字我已经懒得记的村子,距离冬天作为“重大战果”呈报的阿卡迪夫卡只有10公里,照着这个推进速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能磨到基辅。

总之就像之前文章已经说的,战争打到这个份儿上,谁再寄希望于俄罗斯在乌克兰拿下哪怕苏联侵阿时代那样的“表面胜利”都是不太可能的。

俄乌正面战场现在就是一战式的空耗,比的是双方谁会先耗不下去,发生一战式的脆断。

但要达成这一点以结束战争其实比一战时代更难,因为双方都各自有盟友为其提供支援、输血。俄乌战争这道伤口的流血速度,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讲是很快的,但对于两个联盟来说,也许就未必了。所以战争可能会拖延的非常漫长。

我承认,这是我之前写俄乌系列时没有预判到的一个变化。

当然,乌克兰也在尝试采取新的手段从另一些方向催熟俄方发生脆断。

比如最近这几天,不断传出乌军利用导弹空袭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重要战略目标的消息。看来,美国支援乌克兰的第一批“ATACMS”导弹已经就位。而乌军在拿到这些武器的第一时间,已经向克里米亚地区俄军目标发起了远程打击。

目前俄乌双方并未透露造成了多大损失。但是,从“ATACMS”导弹的数据来看,该导弹射程300公里,直接将乌军远程打击距离提升了一倍。意味着,这意味着该款导弹全部就位之后,俄军面临的防空压力也会倍增,在增压能否压垮俄军目前在克里米亚的远程防空体系目前尚不可知。但乌军确实正在采用较为聪明的战术,先打掉克里米亚地区的俄军防空预警系统,然后可能会尝试切断克里米亚大桥。

我相信这件事可能会很快发生,到时候我们不妨学着老虎少校说上一句:

“可惜啊,真是一座好桥”

而一旦断桥的企图达成,克里米亚地区将成为一座只能通过海运与俄其他占领区连接的地理孤岛,这对于乌克兰打开目前的战略僵局是有相当的意义的。因为谁都知道,俄在2014年利用克里米亚危机策动当地公投吞并克里米亚,是其在这条道路上尝到的第一口甜头。则失去克里米亚等于变相宣告了战争的失败。这是俄罗斯目前不能承受的“打脸”。

此外,乌克兰目前正在试图采用的另一个破局方式,是利用无人机空袭俄军后方的炼油厂。

无人机不同于需要训练飞行员的战斗机和需要部署的导弹,它是最简单易用的,在美国对乌援助法案通过之后,“底气”稍足一些的乌克兰近期正在显著的提升无人机的使用频率,我看到的一则数据,是4月份乌军无人机的使用频次和保有数量,已经反超了俄罗斯,乌克兰总理杰尼斯·什梅加尔4月30日表示,乌政府将增加155亿格里夫纳(约合3.9亿美元)拨款以采购30万架无人机。如果说去年是俄罗斯在得到大量援助后的“无人机大年”,那么今年乌克兰有可能在这方面首先还以颜色。

乌克兰方面没有透露这些无人机的使用方向,但最显而易见的方向就是俄后方的炼油厂。

石油工业对俄罗斯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俄方换取外汇维持经济的底牌,也是安抚民心的工具。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为了安抚国内的情绪,俄政府效法伊朗,在国内压低石油制品价格,通过让老百姓几乎免费的加油进行补贴。不过这也导致了很多走私贩子利用价格差大量走私汽油。如果乌克兰可以通过更多更快的打击俄罗斯的炼油厂瘫痪或部分瘫痪俄罗斯的炼油工业,那么俄罗斯的外援体系和补贴体系都会同时出现问题。

当然俄罗斯也不可能看着乌克兰就这么炸自己的炼油厂。目前俄罗斯正在加速恢复自己的炼油工业,据媒体估计,目前俄罗斯因无人机袭击而下线的炼油能力约为每天66万桶,而3月底下线的炼油能力为每天90万桶。

同时,乌克兰采取的这个战法也被美国束缚住了手脚,美国已多次敦促乌克兰停止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无人机袭击,担忧乌克兰此举可能导致俄罗斯真的被逼急了,发狠报复。

我觉得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试图用无人机给俄罗斯实现断油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无人机装备数量的逆转,一定会给俄乌战场带来一些改变,并且随着支援的逐步到位,这种逆转会在更多的领域出现。

另外再说一条有意思的新闻。四月中旬的时候,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朱拉夫列夫在电视上发表演讲,对某些俄罗斯青年逃避征兵表示愤慨,指责青年人把个人生活看得比国家更重要。朱拉夫列夫声称,对于他自己来说,“国家利益永远排在第一位,排在自己的生活前面。”

有大学生就在电视频道发帖子反问:“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军事行动已经两年多,几十万士兵被送上战场,既然您这么热血澎湃,有为国捐躯的精神,您为啥不去乌克兰战场呢?

再说,您的儿子女儿又在哪里呢?您为什么将女儿送往奥地利,并获得了奥地利的公民身份,将儿子送往加拿大,并获得了工作签证,您打算什么时候让儿子和女儿送去乌克兰战场,为俄罗斯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反问,问的痛快!

其实不仅仅朱拉夫列夫,俄罗斯大量高官的儿女都非但没有率先上俄乌战场填线,反而在他们所天天痛骂的西方过逍遥。

像俄外长拉夫罗夫,他的女儿科瓦列娃早就移民英国,在伦敦拥有价值400多万英镑的豪宅。

像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他的女儿和儿子分别在法国和英国生活。

唯一“不幸”一点的人可能是梅德韦杰夫,他的儿子本来在美国生活的好好的,俄乌冲突后,梅德韦杰夫受到制裁,儿子也被美国驱逐出境。可能恰恰是因为这个,梅德韦杰夫成了俄高层中唯一天天真的把“扔核弹”挂在嘴边的,因为一众同僚中,只有他知道真这样打起来,误伤不了自己的儿子。

最后还是要感叹一下俄罗斯大学生敢于这样发帖反问的勇气,有这个思辨能力,说明至少没白受大学教育。而俄罗斯再怎么说,毕竟是诞生过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科夫的民族,在真的只知道盲从的“灰色牲口”之外,依然有这样坚持独立思考的青年。

他们也许有时会沉默,但这不代表他们已经退缩,他们仍坚守着自己的良知与理性。

是了,文章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我想最终的落笔,也许就在“坚守”二字上吧。

我自己在坚守,旧饭碗被砸了,需要开始新的创业,虽然很难、很苦,但必须继续做下去,写下去。

乌克兰的人民在坚守,虽然有限的反击中,胜利与和平的实现仍然那么遥遥无期,但他们仍在坚持,不妥协,不屈服。

俄罗斯的青年们也在坚守,他们在反问与嘲弄中,证明着自己依然存有着自我与理性。

人固然没有办法改变自己所身处的环境,但只要你学会坚持,你掌握了那扇通往希望之门的钥匙。

而且,我总有一种预感——只要我们坚守下去,我们与人生中无奈何、不公、丑恶与命运的战争,总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间突然结束。只是“那时那日不可知。”

坚守下去吧。

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全文完

本文4000字,感谢读完,休息了两天,又要开始更辛苦的再创业了,以后会有更多作品以音频方式发在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明天就要启程了,路途劳顿未必有时间写文章,也以此文,作为我结束一段时光、开启另一段日子的纪念好了。

愿您喜欢,请三连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多谢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